日前,商務部政策研究室的一份調研報告分析指出,產油區政治局勢變化、石油庫存情況等是造成此輪上漲的短期因素。長期來看,國際石油供求關系等基本面因素也將支撐石油價格高位運行。報告預測,今年7月至8月國際油價將繼續看漲,下半年會在波動中繼續高位運行。
BP集團昨天聯合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統計司、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在北京推出《BP世界能源統計2007》、《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06》。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負責人徐淀明透露,國家第一部能源法的組織工作已進入后期,第三稿正在征求意見。他還表示,中國能源今后將向清潔、高效、多元化可持續方向發展。
中國年消費石油量將超4億噸
據報告會上的經濟學家以及政府官員表示,中國未來一段時間的年消費石油總量將超過4億噸。徐淀明說,國內未來的能源消費還要看城市化進程、工業化進程,以及替代性能源的發展情況,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近期陸續發現的大油田確實緩和了國內對能源的需求。
中國近年石油的消費仍將保持比較高的增長。徐淀明表示,中國未來對石油的需求仍然旺盛,希望在未來20年內,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石油的使用關系能夠保持,石油的供應翻一番,經濟發展能翻兩番。
徐淀明以及國家統計局官員還坦言,國內目前的統計數據中,煤炭數據統計困難很大,難免會出現誤差,“一些小煤礦是很難統計出來的”,國家統計局一位官員表示。
全球石油儲量約為40年
BP報告中提到,目前國際石油的儲存量大約為40年,天然氣儲存量為60年,煤炭儲存量超過100年。世界能源增長速度連續第二年放緩,增速從2005年的3.2%下降到2.4%,但仍高于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
不過,報告中也指出,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近幾年能源需求增長的態勢在2006年得到延續。去年,中國能源消費的增長超過了8%。2006年,中國所消耗的各種形式的能源均有所增長,使中國的能源消費占了全球能源消費的15%以上。
至于儲存量方面,報告中指出,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情況并未發生顯著的變化,2006年石油儲采比為40年,天然氣為60年。盡管石油儲量略有下降,仍比10年前高出15%,達到12080億桶。BP的經濟學家還認為未來國際油價不會總待在高位置上。
原油價格中期仍將高位運行
BP全球化工業務總裁傅嘉禮在現場表示,大量的數據表明,2006年又是能源價格高企且大幅波動的一年。盡管價格居高不下,世界能源消費的增長仍保持在平均水平之上,延續著近年來的發展趨勢。
根據BP公司經濟學家預測,國際原油價格中期仍將在高位運行,不過與2006年初相比,國際原油價格不大會沖到比當時更高的位置,“當時甚至有人說國際油價將突破100美元,現在看來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