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加大了國內原本供應就很緊張的乙烯類材料的需求,也促使國內生產乙烯的原料石腦油更加緊缺。為此,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加大對石腦油的進口量。國稅總局也出臺政策,對進口石腦油免征消費稅,在鼓勵進口的同時抑制石腦油的出口以滿足國內乙烯及芳烴的供應。
災區重建急需乙烯材料
5月29日,中石油發出生產調度令,要求撫順石化、大連石化、華北石化在45天內緊急生產1.5萬噸苯乙烯平抑市場需求。此前,根據四川省建設廳規劃,8月10日前要完成100萬套過渡房的建設任務。由于這種過渡房的內層建設需要大量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因此專家預計該材料價格可能將上漲10%。
中信建投石化行業分析師趙獻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稱,災區重建對乙烯類材料的大量需求會增大市場乙烯的供需緊張,加上現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也拉動了乙烯及芳烴產品價格的大漲。
目前,國內乙烯自給率只有50%。而乙烯類產品的供不應求又直接造成對上游原材料石腦油的大量需求。據趙獻兵稱,目前,國內石腦油50%的供應需要進口,石腦油進口每年也呈現50%以上的增速。
中石油加大進口力度
為緩解乙烯生產原料供應壓力,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成品油部的內部人士稱,中國石油已與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就7~12月份石腦油供貨達成合同,從沙特阿美手中進口10萬~20萬噸的石腦油,每噸定價比該公司掛牌價高出15美元。
市場消息稱,中石油實際約需60萬噸的石腦油,僅沙特阿美供應還不夠,該公司還將會與科威特石油公司就石腦油的供應展開談判。
由于韓國和印尼石腦油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2007年國內石腦油進口絕大部分來自韓國和印尼。趙獻兵分析,此次中石油之所以愿意以高出掛牌價15美元的價格與沙特阿美達成交易,可能是受國稅局近期出臺的進口石腦油免征消費稅的刺激。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