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東明縣搶抓“ 突破菏澤” 和魯南經濟帶建設戰略機遇,打造山東省及中原地區重要石油化工基地,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模式,推動大企業向大集團、大產業向大集群轉變,力促全縣石油化工業質與量提升和擴張。 2008 年,預計全縣石油化工業實現增加值40 億元,增長 25% ,主營業務收入167 億元,入庫稅金 6.3億元,分別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的87.9% 、86.8% 、89% 。
科學規劃,確立長遠發展目標
經過 20 多年發展,東明培養了一大批化工領域高素質的生產、技術和管理人才,形成了一定的資本積累,省委、省政府建設魯南經濟帶打造石油化工基地,為該縣石油化工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為確保石油化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縣里科學編制了《 東明縣石油化工產業 2008-2012年發展規劃》,提出五年內建成千萬噸級煉化基地,規模以上石油化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 億元的“雙千”目標。按照“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經濟效益好”的新型工業化要求,著力打造三大產業集群,一是打造石油加工集群,以東明石化集團擴能改造為重心,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實現企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張,形成山東省重要的石油加工基地;二是打造石油化工產業集群,著力拉長環己酮、異丁烯、碳五產業鏈條,加快相關項目建設;三是打造氯堿化工產業集群,圍繞熱電、氯堿、有機原料,強化“熱電—氯堿—化工”一體化發展,實現氯堿化工與石油化工的優勢互補,資源配置合理,發揮綜合效益。
夯實基礎,全力打造發展平臺
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企業發展平臺。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近 2 億元,鋪設高標準主干道路 50 多公里,構筑了六橫六縱路網框架,配套建設了電力、通訊、供排水、天然氣、路燈等公共設施。
高點起步,漸進發展。 以東明石化集團現有廠區為起步區,規劃了3 平方公里的縣石油化工業園區,引進高新技術,配套上下游產品,拉長產業鏈條,重點發展石油化工、氯堿化工;以洪業化工、玉皇化工為依托,規劃了3.75 平方公里的縣化工園區,著力拉長芳烴、 環己酮產業鏈條,重點發展新型化工材料產業;在菜園集工業聚集區以石化集團120 萬噸高硫重油綜合利用項目為依托,引進先進工藝技術,擴大加工能力;以武勝橋工業聚集區為依托,重點發展清潔能源、合成橡膠。
目前投資 25.8 億元的日照至東明 1000萬噸輸油管線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專家評審,投資1.5 億元的危險化學品鐵路專用線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東明至新鄉高速公路、 北外環東延伸至試白路工程前期工作正積極推進,為東明石油化工業發展構筑起了強有力的支撐。
狠抓落實,積極推進石化基地建設
為使項目早開工、快見效,東明完善縣級領導掛包項目責任制,對投資過億元的重點項目,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名縣級領導掛帥,全程跟蹤服務,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過程遇到的難題。縣里還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通過銀企項目對接,保證項目建設順利進行。東明石化集團投資 6.5 億元的 15 萬噸離子膜燒堿、洪業化工投資8 億元的 14 萬噸己二酸、玉皇化工投資 1.25 億元的 20 萬噸二甲醚等項目相繼竣工投產;東明石化集團投資 100 億元的1000 萬噸級煉化擴能改造、洪業化工投資5億元的10 萬噸環己酮、玉皇化工投資 1.5 億元的12 萬噸液化石油氣催化裂解制烯烴等項目正在緊張施工;東方集團投資 11.5 億元的 20 萬噸高硫石油焦綜合利用、方明化工投資 12 億元的16萬噸己內酰胺、玉皇化工投資 10.5 億元的5萬噸順丁橡膠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將陸續開工建設。
目前,全縣石油化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已達27 家,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8 家,形成了以東明石化集團為龍頭,以玉皇化工、洪業化工為支撐,恒大化工、俱進化工、金利達碳素等一批優勢企業集群發展的大化工格局。東明石化集團已由一個地方“ 小煉油” 發展成為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熱電、建筑安裝、進出口貿易等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 100 億元,躋身中國企業 500強,下屬恒昌化工公司成功在新加坡掛牌上市。山東玉皇化工有限公司由一個總資產8萬元的作坊式小廠,發展到目前總資產 5.8 億元,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型精細化工企業、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成為亞洲最大的碳五深加工基地,入選中國化工企業經濟效益 500強。洪業化工環己酮裝置單套生產規模全國最大,躍居全市工業企業前10強。
全面提升,強力推進可持續發展
建石油化工基地,更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縣里加大技術創新步伐,引導骨干企業加強新技術的研發推廣應用,目前全縣化工企業都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高新技術企業達到 17 家,其中,東明石化集團、玉皇化工、洪業化工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2 家骨干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其中省級技術研發中心3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經濟比重達23% 。推進集約用地,對199畝企業長期閑置土地和560畝落后產能用地收回利用,對5300 畝磚瓦窯廠廢棄用地實施開發整理、土地置換。嚴把環保節能準入關,組織實施了一批節能減排項目,節能降耗力度不斷加大,酸性水汽提、2 萬噸硫磺回收、干氣回收制氫、氣柜回收等一批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相繼建成。東明被確定為全省循環經濟示范縣。
站在新起點,東明描繪出更加壯美藍圖:以建設 1000 萬噸級煉化基地為主攻方向,實施“ 240”和“ 12510”工程,五年內完成規模以上石油化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 240 億元,培育1 個主營業務收入過 500 億元的企業,2個過 150 億元的企業, 5 個過 10 億元的企業,10 個以上過億元的企業,力爭到 2012 年,全縣規模以上石油化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 億元,成為山東和中原地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來源:大眾日報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