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器具數量將大量增加,新型流量計將得到廣泛使用,流量計量結算將進一步得以實現,天然氣計量標準系統將不斷完善。”在不久前舉行的一場中歐天然氣計量技術論壇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質量管理與節能部副主任楊果在題為《中國天然氣工業發展與計量》的發言中認為,我國的天然氣計量工作呈現出以上4大發展趨勢。
近幾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長較快,到2008年,天然氣產量已達760億立方米,天然氣運輸管道總里程達到30000公里,初步形成的天然氣管網輸氣能力達600億立方米。同時,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重也在加大,達到了3%左右。正在建設中的西氣東輸工程、川氣東輸工程等重大工程將大大加快我國天然氣管網的建設。
天然氣作為一種優質能源和化工原料,其計量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雖然我國天然氣計量起步較晚,但這些年已經在天然氣儀表的設計選型、使用、安裝、維護、管理、氣質分析等方面作了相應的工作,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結論,取得了一些成果。楊果介紹,隨著環境和要求發生新的變化,我國的天然氣計量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了進展。首先,我國的天然氣計量標準正在逐步完善。2000年以前,我國主要的計量儀表為孔板、漩渦和容積式流量計,唯一的天然氣計量標準是有關孔板節流裝置的行業標準。而到了2008年,我國已經形成了包括計量系統要求和6種流量計計量天然氣的標準體系。其次,我國建立了天然氣流量實流計量檢定(校準)裝置,成立了國家石油天然氣大流量計量站、成都分站和南京分站3個大流量計量站,其檢測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標準。第三,天然氣儀表的選型呈現多樣化特點,標準孔板的使用占29%,渦輪流量計占38%,超聲波流量計占33%。
在談到我國天然氣計量的發展趨勢時,楊果認為,將集中體現在計量器具數量增加、新型流量計廣泛使用、實行能量計量結算和完善天然氣計量校準系統4個方面。
據統計,2008年我國用于天然氣計量的器具為900多臺,2010年預計將達到1700多臺,而2015年將可能達到2300多臺;過去,流量儀表選型比較單一,近幾年隨著對流量計的研究和開發,不同的流量計有不同的特點和適應范圍,流量儀表選型由此呈現從單一儀表向多元化儀表方向發展,一些新型的流量計,如高中壓、大流量干線超聲流量計將得到廣泛運用;我國目前的天然氣貿易計量方法主要還是在法定的質量指標下按體積計量,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與國外天然氣交易量的增加,要求我國天然氣貿易計量方法盡快與國際接軌,實行能量計量結算,而據介紹,我國天然氣能量計量的標準已經制定完成,國家可能即將推行按能量計量的貿易結算方式;另外,完善天然氣計量校準系統,擴大流量校準口徑,改建成都分站,擴大校準能力也將成為我國天然氣計量的一大發展趨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