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海油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傅成玉在兩會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證實,中海油將失去中國海上油氣開采對外合作專營的獨家權利,而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大集團將獲得中國海上油氣資源的經營權。傅成玉表示,引入競爭機制對中海油是有好處的。
此前,包括發改委、能源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內已經對此進行過數次討論,計劃在放開陸上原油開采之后,逐步開放海上油氣開采,引入競爭機制。
2008年,中海油原本計劃新增油產能740萬方、氣31萬方,最終只完成了570萬方,不到計劃的77%。
1982年,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規定,中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的業務統一由中海油負責,中海油享有在對外合作海區內進行石油勘探、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營權。根據條例,外國石油企業要想在中國海域內開采石油,必須跟中海油簽訂石油合同。在開采過程中,由外方獨立承擔勘探開發費用,如果發現了油氣田,中海油有權無償獲得51%的權益。
而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雖然擁有一些海上油田區塊,但是由于沒有對外合作專營權,不僅不能引進國外石油公司進行合作,而且海上石油開采要求高技術和高成本,所以兩大集團也在一直給主管部門施壓。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