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地球2000年、2003年和2007年的衛星圖像證實了長期以來一直懷疑的一個事實,即這個儲存基地的儲能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充。
渴望深入了解中國經濟真實狀況的石油分析師正在訴諸傳統方式,如實地考察,同時還會運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
解開中國需求的謎團現在已成為許多石油分析師全部的工作重心。中國的需求是近期油價飆升的一個重要因素。自去年11月份以來,原油價格首次在上周五突破了每桶70美元,分析師預計年底時可能達到80美元。
盡管美國經濟的復蘇跡象也是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但分析師認為了解中國幕后的情況是預測油價的關鍵。
據估計,中國占全球石油使用量的9.3%,不過中國并未發布實際消費數據。這讓分析師轉向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跟蹤油輪的航行,并在中國各地采訪基層石油行業管理人員。為了預測農業生產,一些公司就在研究使用中國各地的衛星、氣候和土壤數據的方法。
這些分析師早在今年春季就發現了中國需求上升的跡象,并認為需求還將繼續保持強勁,這為目前油價所處的水平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并可能繼續推高油價。
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師邁克馬洪(Neil McMahon)和英科斯特(Alexander Inkster)都在使用谷歌地球,可以放大中國的儲存設施,幫助觀察儲能的增長。谷歌地球可以提供地球上幾乎所有地區的衛星圖像。
今年5月份他們關注的焦點是中國東部的舟山。2000年、2003年和2007年的衛星圖像證實了長期以來一直懷疑的一個事實,即這個儲存基地的儲能得到了大規模的擴充。這讓邁克馬洪和英科斯特對中國的需求將出現增長的預測增強了信心。
邁克馬洪說,我們從蛛絲馬跡中了解石油的供需。不過,他說,他無從知道這些儲存罐是否很快就會充滿,盡管有未經證實的報告做出了這樣的預測。他說,誰知道呢,中國從來不公布庫存數據。
這兩位分析師在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說,中國增加石油儲備應該對原油價格產生了一些支撐,今后還將繼續如此。
邁克馬洪說,這些發現基本支持了我們有關石油的觀點。
資產管理公司AllianceBernstein L.P.的研究子公司Sanford預測,2010年的石油價格平均為每桶80美元,比大多數機構的預測都要高。
邁克馬洪和英科斯特也在使用油輪跟蹤數據。他們估計自去年11月份以來,油輪運達的原油平均每天增加了40萬桶,證明中國正在進一步增加原油儲存量。
這些創新的方法也有局限性。谷歌的衛星圖像隨處可見,也不經常更新,這都增加了對此類信息的優勢和精度到底有多少的質疑。
從歷史上看,石油研究的重點一直是歐美國家。分析師僅關注這兩個市場就能基本了解總體情況。這種局面2004年發生了轉變,當年中國的石油需求暴增了15.4%。
資深能源分析師Paul Ting三年前離開了華爾街,創建了重點研究中國的機構Paul Ting Energy Vision LLC。可以講漢語的Paul Ting利用他的中國血統試圖在中國建立其信息網,其中包括當地企業、行業協會和半官方組織,希望將這些信息拼湊到一起,獲得更精確的需求結果。
他發現4月份的汽、柴油庫存突然下降,這是汽車銷售轉強和工業需求回升的跡象,他由此推斷5月份的原油需求將會上升。
英國咨詢機構Oil Movements利用來自油輪市場的信息提供石油供應去向的前瞻性分析。該公司創始人梅森(Roy Mason)說,通過4月份跟蹤到油輪從中東和西非等地區駛向了東亞,該公司的研究認為東亞的需求出現了上升。這一趨勢也延續到了6月份。
芝加哥農業信息提供商Lanworth, Inc.曾通過衛星圖像并將圖像同土壤和氣候數據相結合了解玉米和大豆的情況。該公司正在努力復制這種成功做法。該公司信息服務副總裁科佐克斯(Nicholas Kouchoukos)說,這種做法非常、非常令人感興趣。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