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兩天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不大,但由于相比6月1日的上一輪提價期限已經有了19%的漲幅。“第四次調價幅度只有8%到9%,所以600元的價格也沒有調整到位。”劉波說。
卓創(chuàng)資訊分析師劉峰也認為,上次調價預計應該是在700元/噸左右,加上上次沒有調夠的部分,本次調價幅度應該在800~900元/噸之間。
鐘健認為,國家再一次縮小調價幅度,原因可能是國家管理層考慮到在國內經濟狀況剛呈現回升勢頭時,盡可能減少工業(yè)運輸物流成本。“另外一方面,上調600元則同時考慮到了彌補中石油、中石化在煉油環(huán)節(jié)原油成本的上升,緩解了兩大企業(yè)可能面臨的虧損壓力。”
劉波還指出,美元貶值、各國經濟刺激逐漸生效以及美國經濟未進一步惡化而引發(fā)資金涌入原油期貨市場,促使6月油價有所上升。而易貿資訊另一位分析人士判斷,未來1到2個月內的原油價格上升到80美元以上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估計會在70到80美元之間波動,而這個價格對于中石油這樣的企業(yè)來說較合適。”裘孝峰就向記者表示,按照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來看中石油的最佳贏利點可能略高于80美元。
在鐘健看來,國內上調油價的舉措可能走到了一個休整的階段。因為國際油價已連續(xù)多日徘徊在70美元,如果進入7月后,國際油價不突破75美元,當7月底又一個計價期結束時,國內將不大可能再次上調油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fā)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