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美國康菲石油與中海油在北京連續召開兩場新聞發布會。
據披露,目前兩處漏油點都已控制,但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對環境的損害賠償則仍待事件定性后才能確定。
康菲承諾對每一位員工和相關人員的健康負責,并對此事帶來的一切影響致以深深的歉意。中海油執行副總裁陳壁也在會上就此事對公眾帶來的影響道歉。
康菲石油環保安全部負責人許先宏透露,這兩個平臺仍在正常生產,只是停止了注水和鉆井作業。目前只是降低底層壓力,如完全停產不利于控制漏油。
司徒瑞在開場前表示對事件帶來的影響致歉。而中海油方面在發布會尾聲也對公眾表示道歉。
中海油執行副總裁陳壁表示,這樣的海底漏油非常罕見,在出現情況后需要從陸地調運專業聲納等設備,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確定油是從哪里來的。
而康菲石油方面則表示,事故發生后公司就通知了中國的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合作伙伴中海油。但對于為何公司沒有在第一時間向公眾告知,并未做出解釋。
而對于相關責任賠償,康菲石油中國總裁司徒瑞表示,目前最緊急的是對事件進行控制,并進行清理工作,由于事件目前正在調查,因此還無法確定漏油性質,因此也很難評估究竟要為此付出多少成本和代價。
中海油執行副總裁陳壁表示,目前事件也仍在調查中,至于中海油要負多少責任,要看事件最后有定論后,再依照中海油與康菲石油的相關合同來確定中海油的賠償。中海油也會配合康菲和政府部門做好后續工作。
此前海洋局表示,啟動生態賠償后,這一賠償的數額可能是"天價"。公共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對記者表示,對于具體的賠償數額現在還很難斷定,介于中國國情,一些國際石油公司在國內外完全采取不同的態度。他建議,對于后期的生態賠償的相關評價應該更加透明,并引入社會監督。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