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海洋據要求蓬萊19-3油田停產10天后,昨日,中海油披露已經對康菲中國的泄壓方案和封堵方案進行了批復。
將從地層中排液泄壓
根據該方案,康菲石油將開啟部分井從地層中排液,以減輕地層壓力,并在B和C平臺區域對6口井進行鉆井和其他相關作業,作為封堵溢油源的進一步措施。康菲石油與中海油昨日均表示,排液泄壓方案并不代表著油田恢復生產。
中海油表示,目前油田面臨的風險是部分地區的超壓問題,規避風險最有效的手段是對油田的超壓地區進行排液泄壓。如果不進行排液泄壓,地層的壓力就不能被有效控制;適當排液是最好的泄壓和保護環境的方式,也可以有效保護油藏。
康菲石油昨日表示,油田面臨的風險包括可能出現的碳氫化合物(油、氣) 溢出。這并不是一個長期方案,而是為確保油田安全所采取的階段性措施。
對溢油原因“各執一詞”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康菲再度披露了溢油的初步原因,但對于國家海洋局已經做出的認定似乎并沒有認可的意味,仍“各執一詞”。
9月2日,國家海洋局發布調查結果稱:B平臺沒有執行總體開發方案規定的分層注水開發要求,B23井長期籠統注水,無法發現和控制與采油井不連通的注水層產生的超壓,造成與之接觸的斷層失穩,發生沿斷層的向上竄流,這是B平臺溢油的直接原因。C平臺未進行安全性論證,擅自將注入層上提至接近油層底部,造成C20井鉆井過程中接近該層位時遇到高壓發生井涌。
昨日,康菲石油在回答溢油原因時,對B平臺溢油僅表示“這是該油田已知的第一次海底滲油事件”。對于C平臺溢油,康菲表示“礦物油油基泥漿泄漏是由于鉆井作業期間鉆遇油藏中的未預見高壓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