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表示,四川、內蒙古、溫州等地民營加油站和批發商再現斷油,批發不到“平價”柴油,要買只能用高價油,所謂的高價和零售價一樣,甚至比零售價高,此舉導致很多加油站無柴油可賣。該協會正準備上書國務院等部門以求解決目前難題。
趙友山稱,國家有關部門若不及時監管,這一態勢將引發大規模油荒再現。據悉,去年正是在這一時段油荒出現。不過,成品油分析師廖凱舜告訴記者,從煉廠開工態勢和需求趨勢分析,目前的狀況的確緊張,但去年的油荒應該在今年不會再現。
17日,趙友山介紹,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正在召開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結果會員紛紛反映缺油問題。他介紹,目前全國有44005家加油站,其中,過萬加油站面臨柴油斷油問題,這些加油站集中在四川、內蒙古、溫州等地;這些加油站在批發市場上,難以以國家規定的批發限價買到柴油,只能買到按最高零售限價甚至更高的價格銷售的柴油。
據悉,國家發改委規定,國內汽柴油批發限價至少要比零售限價原則上低300元/噸。柴油主要應用于火車、農耕機械等,所以這一狀況在城市少有反映。
對此,成品油分析師廖凱舜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柴油批發市場上,全國批發報價都在最高零售限價的水平,甚至出現倒掛現象,且已很長時間。
之所以如此,廖凱舜解釋,因從6月開始國內煉廠普遍進入檢修期,開工率下降,并在9月下旬降到近年來的最低只有77.6%。在產量減少的同時,9、10月卻是國內傳統農耕時節,是柴油需求旺季。不過,預計隨著檢修結束,以及需求轉淡,到11月初國內柴油的供需緊張狀況有望緩解。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