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監測大隊開發測井中隊成功錄取到GO4-8-10井的示蹤流量注聚剖面資料。據統計,今年以來,孤東廠已進行注聚剖面測井153井次,為注聚區塊開發提供了準確依據。
近年來,孤東采油廠監測大隊結合油田開發需求,成功研制了適合聚合物的示蹤剖面測井技術,填補了剖面測井空白。
近年來,隨著三次采油的不斷開展,聚合物驅在油田生產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真實準確的注聚剖面測井資料對地質、工程技術人員制定增產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以往的注聚剖面測試采用電磁流量計和氧活化方法測量,其測量方式是流速測量,在注聚量波動比較大的情況下,容易產生誤差。采用同位素示蹤注水剖面測井方法測注聚剖面,因示蹤劑在聚合物中存在抱團、聚堆、粘污的問題,影響了剖面資料錄取的準確性。
針對這一難題,孤東采油廠監測大隊技術人員通過對同位素微球表面吸附性、聚合物性質、注聚井施工工藝的研究,成功研制出適合聚合物的示蹤注聚剖面測井技術。該技術采用了放射性示蹤流量計和放射性同位素鋇微球吸水剖面測井原理,同時采用了可噴射鋇微球與黏稠懸浮液的新式釋放器,實現了注聚井正常生產的狀況下的密閉測井。在此基礎上,他們收集了井下聚合物物性資料,根據孤東聚合物區塊地面及井下聚合物濃度、黏度的分析值,推算出配制示蹤懸浮液聚合物濃度、黏度等參考值,為示蹤注聚剖面測井技術的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孤東監測大隊開發測井中隊應用示蹤注聚剖面測井技術解決了同位素法測注聚井的粘污問題,填補了注聚井不能錄取剖面的空白,也成為油田首家成功運用該項技術的監測隊伍。
近年來,孤東采油廠開始應用示蹤流量測井技術,以區塊為單元,合理安排監測井號,對整個注聚區塊的注聚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使注采關系日趨完善,注水產液結構更加合理。先后對孤東油田二區、六區西北部、七區西54-61二元驅等正注聚單元進行監測,實施注聚井監測60口,均取得了合格的注聚剖面資料。根據監測結果,提出油井堵水34口、水井調剖21口、封堵封串13井次等措施,累計日增油能力189噸,預計累計增油2.15萬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