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在近日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儀式上,天津大學石化中心生物質能源專利技術“薯類原料酒精生產方法”榮獲中國專利金獎,這是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頒發的我國專利領域最高榮譽。
該生物質能源技術實現了以在我國南方地區普遍生長、種植的非糧作物木薯來替代石油,生產出可用于混配汽油的生物燃料乙醇和應用最廣泛的化工產品乙烯。在這一平臺技術基礎上,更廣范圍內的非糧作物、農作物秸稈等都可以開發為石油替代資源,使我國非糧生物質能源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億萬年前的生物埋入地下經過長久的沉積石化才能成為現在的石油,在全世界面臨石油資源短缺不可逆轉的困局下,天津大學石化中心的科研團隊則“穿越”時空研發出“薯類原料酒精生產方法”,為我國尋找到了可再生的“地上石油”。
據悉,以天津大學“薯類原料酒精生產方法”專利為核心形成的20多項技術專利組成的“專利群”,已成為支撐我國大規模非糧生物乙醇產業發展的平臺技術,并先后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勵10余項,奠定了我國非糧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的技術基礎,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天津大學石化中心還通過申請國際專利使這一技術進入美國等國際市場。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