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向獲獎代表頒獎。大會授予295項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7位外籍科技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中國石油4項成果獲獎。
李克強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目“5000萬噸級特低滲透-致密油氣田勘探開發與重大理論技術創新”頒獎。
致力于建設西部大慶,破解“三低”油氣藏低成本勘探開發難題,長慶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等單位歷經7年聯合攻關,取得“5000萬噸級特低滲透-致密油氣田勘探開發與重大理論技術創新”重大成果。該成果發展了特低滲透-致密油氣成藏地質理論,拓寬了非油氣勘探領域,研發了特低滲透油藏有效開發關鍵技術,創建了致密氣田規模效益開發模式。依靠這一技術,2008年以來,長慶油田油氣產量年均增長500萬噸以上,2015年油氣產量達5480萬噸。長慶5000萬噸大油田的建成,使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降低5%,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技術還為國內非常規油氣開發提供重要的技術儲備,提升了我國國際天然氣市場的競爭地位。
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山地復雜構造精確地震成像與氣層識別技術及工業化應用”獲技術發明二等獎。本項目經過8年攻關,成功發明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山地復雜構造精確地震成像與氣層識別技術。發明技術已在我國7大盆地和12個國家的山地復雜構造油氣勘探中大規模應用,支撐了我國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區4個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規模的發現,為緩解我國油氣供需矛盾、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此外,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完成的“庫車前陸沖斷帶鹽下超深特大型砂巖氣田的發現與理論技術創新”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單位完成的“滿足國家第四階段汽車排放標準的清潔汽油生產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同獲科技進步二等獎。
這些科技成果對支撐我國油氣工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飽含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和辛勤汗水,體現了科研團隊的綜合實力和一流水平,展示了中國石油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創造活力。
長期以來,中國石油作為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供應企業,承擔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責任,肩負著推進石油石化行業科技進步的重要使命。中國石油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持續推進科技創新三大工程的實施,探索建成了“一個整體、兩個層次”科技創新體系。“十二五”期間,中國石油累計獲國家科技獎30項,其中技術發明二等獎4項、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科技進步二等獎20項。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