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6年4月11日,大牛地氣田脫水脫烴站以平穩運行超過100天,共銷售液化氣3400余噸,平均日銷售32.6噸,銷售穩定輕烴3900余噸,平均日銷售39.1噸,副產品的產量均符合設計要求,并且穩定輕烴的產量優于設計,整體生產運行更加成熟。
不僅滿足了天然氣外輸對壓縮機、外輸管道的長期安全運行需要,提高管道輸氣效率,并為下游用戶提供高品格的優質天然氣,更是通過回收一部分烴類產品,根據當前的產量和價格,在五年內將回收投資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2015年4月28日脫水脫烴站開工建設,設計年處理能力50億方,是大牛地氣田唯一的一座集天然氣凈化處理與重烴組分回收為一體的大型綜合、二級石油天然氣站場。該站是氣田的重點和焦點,也是中石化華北油氣分公司“十三五”提質增效的主陣地。全站分為脫水單元和脫烴單元兩部分重點工藝,均于2015年底建成投產,據不完全統計,大牛地氣田脫水脫烴站處理能力在國內排前三名。
該站主要分為丙烷制冷、低溫吸收,輕烴分餾、輕烴儲運等功能區,將接收到的上游來氣,通過低溫分離裝置降低天然氣水露點和烴露點,處理后的干燥天然氣經增壓站增壓后外輸,天然氣質量更高。冷凝分離后凝液經脫乙烷塔、液化氣塔分餾處理后,回收副產品液化石油氣和穩定輕烴,并將副產品外銷。
脫水脫烴站是大牛地氣田最大的一處重大風險源,易燃易爆,風險等級高。為確保安全生產,作為脫水脫烴站的主要業務管理單位,華北油氣分公司采氣一廠在建站、投運、生產全過程中下足功夫。
在圖紙審核階段,成立脫水脫烴站投產運行領導小組,統籌安排部署圖紙審核對接、人員培訓、應急預案編制、投產方案編制等工作,并定期召開推進會。隨后的建站過程中,通過建立溝通和問題處理機制,按照“三查四定”的原則,嚴格對現場檢查出的問題進行責任劃分和限期整改,并逐項核銷,為順利投產及運行提供了保障。
認識到決定站場安全運行的核心在人,采氣一廠先后組織脫水脫烴站全員到長慶米脂脫水脫烴站、勝利脫水脫烴站進行系統學習,組織全員學習工藝、學設備“四懂三會”知識,并邀請中原油田的脫水脫烴方面的專家到現場指導培訓,使員工熟練掌握了現場操作知識,培養了一批認真負責的操作、技術和管理人才。
作為大牛地氣田的“窗口”,該站樹立了站場管理的“高標準、嚴要求”,明確了創建“現場一流、管理一流、人才一流、指標一流、效益一流”的石化一流站場的目標,并制定了細致的措施,在消防崗、輸氣崗等崗位設立了嚴格的操作規程和制度,將整個流程納入精細化管理,取得顯著成效。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