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由中國石化承建的哈薩克斯坦阿特勞煉廠石油深加工項目三期工程全面建成。作為中國石化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重要合作項目,該項目首次實現了中國煉化工程設計技術整體出口中亞市場。而阿特勞煉油廠通過此次合作也一舉成為該國石化產品種類最豐富、質量等級最高的煉油廠,從而結束了哈薩克斯坦高標號汽油大部分依賴進口的歷史。
1992年,中國石化中標科威特阿哈邁迪煉廠修復項目,邁出公司境外工程承包業務第一步。如今,中國石化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有120多個合作項目。作為最早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的中國企業,中國石化秉持互利共贏、聯動發展的原則,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形成了利長遠、惠民眾的可持續發展合作模式。
——堅持本地化用工、本地化采購,為所在國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機會,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據統計,中國石化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業務每年可為當地提供工作崗位1.5萬個,境外員工本地化比例在75%以上。比如阿特勞煉油廠升級項目,使用分包商逾200家,累計用工超過6700人次。
——堅持依法合規納稅,為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十二五”期間,中國石化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繳納稅費超過130億美元。
——堅持國際最高的安全、健康和環保標準,注重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比如中國石化在埃及的阿帕奇QPC作業公司,實現污水100%合法回注,得到當地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認可。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