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家專利局網站發布《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集團公司有5項專利獲獎。其中,新疆油田完成的“一種巖石脆性的測井方法和裝置”獲得中國專利金獎,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的“一種高成熟凝析油油源確定方法”獲得中國專利銀獎。
“一種巖石脆性的測井方法和裝置”提供了一種具有應力環境和巖石結構校正的巖石脆性測井連續表征方法,突破了我國陸相頁巖油開采的技術瓶頸,提高了復雜地質條件下巖石脆性表征的精度和可靠性,為我國陸相頁巖油的高效開采提供了技術利器。這項發明技術已推廣應用1000余井次,在我國非常規油氣儲量的發現及建產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一種高成熟凝析油油源確定方法”是針對高成熟凝析油油源示蹤的技術挑戰而發明的石油中痕量化合物(ppm級)高純度分離富集(分離純度>99%)及單體化合物同位素測試技術,為高成熟凝析油的來源與成因判識提供了分子級精確新手段,解決了傳統方法精度差和多解性難題。運用此方法,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氣被確定來自寒武系烴源巖,寒武系的勘探地位得以明確。
中國石油除獲得1金1銀外,還獲得3項專利優秀獎,分別是中國石油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的“丙烯兩步加氧法制丙烯酸的改進工藝”、中國昆侖工程有限公司的“生產對苯二甲酸的PX 氧化反應器”、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的“用于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卸船管線的冷循環系統”。
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共授出中國專利金獎30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10項,中國專利銀獎58項,中國外觀設計銀獎1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696項,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6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