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中國石油報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斌 通訊員魏勇)8月4日,葡北天然氣重力混相驅與戰略儲氣庫協同建設項目6口井日產油29噸,使國內首個混相驅采油技術油田在關閉6年后“復活”,標志著股份公司重大科研項目在吐哈油田取得重要進展。
葡北油田1998年成功實施氣水交替混相驅開發,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開展混相驅開發的4個國家之一。葡北三間房油藏經歷了“天然氣混相驅開發、水驅開發”兩個階段,累計采油116.3萬噸,采出程度44.9%。2015年,區塊因高含水油藏而關閉。
2018年,股份公司充分考慮葡北油田緊鄰西氣東輸“大動脈”的地理優勢,創新提出了在葡北實施天然氣重力混相驅開發的技術思路。吐哈油田通過精細研究評價,認為協同建設技術可以使葡北三間房油田原油采出程度在目前44.9%的基礎上再提高20~25個百分點,達到65%以上。
此次實施的天然氣重力混相驅與1998年天然氣混相驅的區別主要在于注氣位置不同。天然氣重力混相驅選擇在構造高部位注氣,能在混相驅超高驅油效率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頂部重力驅波及體積大的優勢,從而更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此外,注入的天然氣還能為正在建設的葡北戰略儲氣庫做好儲氣準備,以實現提高采收率與戰略儲氣庫聯動效益開發。
作為股份公司天然氣驅油與儲氣庫協同建設4個項目之一,葡北戰略儲氣庫項目于去年4月啟動建設與試驗,累計注氣3201萬立方米后,試驗區西塊首先見效,5口高含水關停老井含水率下降,自噴生產,最高日產油22噸。近期,在試驗區東塊也見到增油效果,葡北3-10井日增油7噸,充分展示了該項技術的適用性。
葡北天然氣重力混相驅與戰略儲氣庫協同建設獲重要進展,是吐哈油田稀油進入高含水開發后期老油田轉變開發方式的一次革命性的嘗試與探索,對于整個吐哈油田稀油后續提高采收率觀念的創新與模式的轉變,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