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上周舉行的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發布會上,石化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表示,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為石化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史獻平曾告訴本報記者,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將大大促進對化工新材料的需求,為化工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如“十二五”期間新能源產業中風電裝機達到7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能力將達500萬千瓦,核電開建能力將達4000萬千瓦,將需要高性能玻璃纖維50萬噸、高性能合成樹脂90萬噸、多晶硅4萬噸;再如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超過50萬輛,將需要電池隔膜1億平方米、六氟磷酸鋰1000噸。
“加強對新能源開發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戰略決策,而新能源的發展會對高端石化產品提出更高的需求。但我們在某些領域的產品幾乎空白,例如風電涂料、功能膜材料等。企業應該跟隨時代的發展,在這些新領域努力突破,而不應該只停留在傳統領域固步自封。” 石化聯合會市場與信息部副主任祝昉表示。
記者還了解到,被認為是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的節能環保已成為我國的長期基本國策。“十二五”期間全社會環保投資需求約3.4萬億元,節能環保也將成為石化行業投資的重點領域之一,一批新技術將成研發熱點。如粉煤加壓氣化技術、新型高效節能膜極距離子膜電解技術、新型生物反應器和高效節能生物發酵技術、新型變換氣制堿技術、氨合成回路分子篩節能技術、密閉節能型電石生產技術、氨合成塔溫度的自動控制及優化技術等。隨著這些領域投資開發力度的加大,必將帶動相關行業的經濟增長。
祝昉還指出,石化企業不僅要關注自身的節能減排,還應該深入到其他行業節能減排的工作中,在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也為自身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