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各個行業“十二五”規劃紛紛出爐,密集亮相之際,作為國民經濟最基礎最重要的煤炭業,其“十二五”規劃卻一直待字閨中,猶抱琵琶,以至于作為煤炭副產品的煤層氣“十二五”規劃都“超車”亮相了。煤炭“十二五”規劃遲遲不能亮相,不排除個中博弈久未分出高下之故。不過,隨著2月23日(農歷二月二日龍抬頭),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啟動及2月24日全國煤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市場已經嗅出煤炭“十二五”規劃即將出臺的氣息,煤炭概念股聞風而動,成為上周五的市場熱點。據悉,煤炭“十二五”規劃將于今日亮相。當然,時至今日,亮相的早一天晚一天已不再是關鍵。關鍵是,隨著石化、煤炭等能源“十二五”規劃的全部出齊,中國的能源戰略如何統成大格局,如何有力有利的“護國佑民”?
煤炭“十二五”期間大型化發展仍唱主調 央企欲圈重點礦區
業內專家表示,雖然煤炭“十二五”規劃只是一個大方向的定調,內容看似沒有涉及到具體細節,但實際上政府需考慮問題很多
《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內部人士處獲悉,煤炭“十二五”規劃或將于27日發布。“十二五”期間,煤炭工作重點將放在推進三大重點項目工程——即大基地大集團大煤礦的建設。加大管道運輸,加強鐵路建設,重點加強煤炭專用線的建設。
基礎能源定調需多方協調
即將進入3月份,從年前就受到媒體極大關注的煤炭“十二五”規劃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遲遲不肯出臺。
為此,記者采訪了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相關專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雖然煤炭“十二五”規劃只是一個大方向的定調,內容看似沒有涉及到具體細節問題,但實際上,政府需要考慮問題很多。“十二五”期間煤炭產量要達到多少,由誰去做,中央和地方利益如何分配等都是比較大的問題,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很多。
大同證券研究所于宏認為,煤炭屬于基礎能源,對經濟影響比較大,許多方面協調不好對經濟會有影響。比如發展方向以及發展區域的問題,中央和地方的協調問題以及資源稅的分配等等。
針對煤炭“十二五”規劃的姍姍來遲,中投顧問煤炭行業研究員邱希哲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規劃遲遲未能出臺,主要是各方對煤炭產業的發展存在較大分歧,這些問題包括煤電體制改革、煤化工產業發展方向等,另外部分省區的煤炭產業政策也與中央政策存在不協調。這些問題匯聚起來,導致煤炭“十二五”規劃的發布時間大大延遲。
同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石化和化學工業等早已出臺,就連從煤炭開采中衍生出的附產品煤層氣的“十二五”規劃也是早早面世。
2011月12月13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印發《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不僅發布了全行業規劃,而且4個子行業的規劃同時出臺,突出強調“十二五”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要保持平穩發展,既要堅持轉變增長方式,注重產業轉型升級,又要堅持自主創新,處理好產業發展與生態環保、安全生產之間的關系。
石化發展基調定在了增長方式上,而對于煤層氣來說,“十二五”規劃中產量的大幅度提升則是最大的亮點。到“十二五”末期,中國將累計利用煤層氣658億立方米,而這一目標是“十一五”的7倍。
同為基礎產業,由于多種因素遲遲沒有出臺的煤炭行業規劃,終于在上周召開的全國煤炭工作會議上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大型化發展央企仍是主力
24日,全國煤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而關于“十二五”規劃的相關發布時間及內容則成了會議的焦點。記者從一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內部人士處獲悉,此次煤炭工作會議結束后,預計在27日就會發布煤炭“十二五”規劃。
對于規劃的主要內容,上述人士表示不便多談,但同時指出,“十二五”仍要繼續推進對三大重點項目工程的建設完善上,包括大基地大集團大煤礦的建設。將以建設大基地、培育大集團為重點,著力推動煤炭結構調整,提升行業發展的集約化水平。加快全國14個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建設,基地內煤炭產量將占全國產量的90%以上。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的特大型煤炭企業,煤炭產量占全國約60%。全國煤礦數量減少到1萬處以下。這將成為“十二五”煤炭規劃的主要目標。
不過,這一大型化戰略在“十一五”期間已經被提出。
這一目標在24日召開的煤炭工作會議上也同樣被提到,2012年,全國要保持煤炭市場平穩運行,穩步推進大基地大集團大煤礦建設,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促進行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和礦區民生不斷改善,為實現煤炭工業“十二五”規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由此不難預計,國家對煤炭大企業集團的重點建設,將會給有實力有規模的央企國企帶來多方面利好影響。上述國資委研究中心相關人士指出,國企央企實力相對雄厚,具備許多地方企業不具備的優勢,在整合過程中有能力去完成很多地方企業完成不了的項目。
然而,上述人士同時指出,“這中間就涉及到了地方政府和央企的利益博弈,尤其對于煤炭行業,近幾年行情很好,央企去開發的話,地方政府是不愿意的。也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地方雖把央企作為招商引資的對象,但若項目效益好、容易干,那地方政府就會自己做。相反才會找央企”。該人士認為,發展煤炭工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對增加企業的競爭力有好處。“民營企業同樣也可以做大做強,有規模才有效益”。
煤炭產量接近38億噸
上述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人士指出,“十二五”除繼續強調大型化建設之外,仍要加大管道運輸,加強鐵路建設,重點加強三橫兩縱的煤炭專用線建設。
煤炭運輸、鐵路運力問題已經成為目前制約煤炭流通的主要因素之一,矛盾尤其體現在蒙煤外運上。
之前由國家能源局主導的煤炭“十二五”規劃意見稿指出,到2015年,煤炭產量達到37.9億噸,比2010年增長5.5億噸,而2010年全國煤炭產量為32.4億噸,比2005年增加8.9億噸。增幅明顯比“十一五”放緩了,但產量接近38億噸,如何保證煤炭的運輸問題,也是“十二五”規劃重點突出的問題之一。
根據規劃意見稿,為提升蒙煤外運能力,釋放當地產能,內蒙煤炭外運的通道也將進行擴容。到2015年,從內蒙古烏蘭察布到通遼的集通線運力將從2010年的1500萬噸提升到3500萬噸,修建蒙冀線,將貢獻運力4000萬噸。
“十二五”規劃重點強調了煤炭的中間運輸環節,除了運力,煤炭的中間環節還包括煤炭中間商這一群體。這一群體的存在間接影響了煤炭的價格,而近期剛剛成立的中國煤炭交易中心則為我國改革煤炭訂貨機制,建立健全煤炭交易體制機制產生影響。
對于煤炭的現貨交易正式啟動,大同證券研究所于宏指出,雖然目前只是一個價格上的參考,但是將來發展起來,比如把煤炭訂貨會拉到這里來談,那么交易中心的權利就更大一些。
于宏還指出,交易中心的交易方式還是買方賣方掛牌,中間貿易商短期內取消不了,但可能會少一些。目前的市場仍需要一些有資源的貿易商,而一些大企業的客戶都比較固定,只有小部分需要掛牌交易。供應多的時候掛牌就多,供應少時掛牌少。從價格上更能看出煤價的走勢。
重點礦區成央企關注焦點
對于企業來說,除了關注國家對于煤炭產量的增長幅度問題外,國家重點規劃在哪個地區發展也是企業關注的主要問題。
上述人士指出,央企關注點會放在發展區域上,“國家主要發展哪個區域,開發哪塊煤炭資源,央企就要考慮跟哪里的地方政府合作。也就是說,不同時期發展到什么程度,產量多少,具體的產量從哪里來,重點規劃山西、新疆還是內蒙等,這些問題央企會比較重視”。
針對發展方向問題,24日煤炭工作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強調,要按照“控制東部、穩定中部、發展西部”的原則,形成煤炭資源開發的戰略梯度,努力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按照能源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長產業鏈和高附加值的要求,著力提高煤炭加工轉化效率和效益。
也就是說,“十二五”煤炭發展重點會放在西部地區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相應一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積極部署西部戰略。日前,中國神華發布公告,公司投資逾16億元控股西南地區四川省巴蜀電力,同時在當地部署煤炭儲備基地。
上述國資委人士同時指出,在煤炭進出口方面,國家近幾年一直鼓勵進口,逐漸減少煤炭的出口量。而記者也看到,規劃中指出支持大型企業到國外投資辦礦,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