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包括卓創資訊、中宇資訊等多家市場監測機構發布了從中石化旗下煉廠獲得的消息,稱多家能源巨頭市場舉措加強油價下調預期,中石化將自6月份停止執行汽柴油超產獎勵政策,5月份可能繼續執行此政策。另一巨頭中石油則加大了成品油出口力度。
據悉,因近期銷售計劃執行不利,“兩桶油”各地汽柴油銷售已連續三個月大幅欠量。鑒于趕量壓力較大,至本月底,中石化還將繼續執行降價促銷策略,并加大汽柴油成交優惠幅度。分析機構稱,國際油價近期持續走低,成品油價在6月下調的預期再次增強。
需求疲軟致停止獎勵
自去年起,中石化下屬煉廠基本處于滿負荷加工狀態。業內分析,鑒于當前成品油市場供需狀況平穩,未見資源缺口,所以取消了超產的獎勵政策。
中石化于2011年3月份開始實施超產獎勵政策。2010-2011年,國內出現不同程度成品油緊張的局面,局部甚至出現“柴油荒”。為保證市場供應,中石化開始執行煉廠成品油超產獎勵政策。2011年5月曾創出90#汽油超產一噸獎1130元,0#柴油超產一噸獎1464元的最高記錄。
南都記者致電中石化,獲悉日前已有通知,自5月起旗下銷售公司直批市場銷售考核方式以銷售量為主,替代此前的銷售量和銷售利潤均衡的考核方式。內部員工稱此舉減輕了銷售公司在市場疲軟期的銷售壓力。
中石化6月停止汽柴油超產獎勵是否會影響油價?大宗商品分析機構金銀島稱,成品油供應并不緊張,不需要鼓勵政策刺激煉廠生產。超產的量也大,中石化正常生產就可以滿足市場供應,停止超產獎勵對于油價沒有大的影響。
中石油在銷售上也有所動作,卓創資訊說,中石化從煉廠開始,在計劃、生產、銷售、運輸、售后服務等環節處處體現“主動銷售”的特征,煉廠加大火車輸出力度,盯緊出口油輪的靠港時間,加強汽油出口。
“盡管第二季度煉廠檢修增加,但因經濟增速放緩及油價高企抑制需求,另外隨著原油自4月份走軟,成品油看空氣氛漸濃,因此市場并未出現供應緊張局面。主營單位成品油資源較為充裕,庫存多在高位。”卓創資訊油品分析師劉峰對南都記者表示,到下半年,隨著煉廠檢修陸續結束,部分煉廠擴建煉能也將投產,預計加工量將有所回升,因此,旨在保供市場的成品油增產獎勵政策或將停止執行。
柴汽油庫存均增高
石油銷售情況的不樂觀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價格不斷下滑,后市普遍不被看好。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受到較大影響。市場很少有貿然進購的舉動,“逢低吸儲”也顯得遙遙無期。
據卓創抽樣數據統計,截至5月17日,社會經營單位柴油庫存較半月前減少2.69%,當前庫存僅占總庫容的24.29%。主營單位和地方煉廠出貨持續欠佳,地方煉廠汽油庫存較半月前上漲17.45%,柴油庫存較半月前上漲2.8%,目前均處于中高位庫存。
“我們根據數據模型分析,若國際油價保持窄幅震蕩使三地原油均價保持目前價位,預計三地變化率將于5月25日本周五跌破-4%。若后期原油保持低位震蕩,則到6月8日即22個工作日滿足之時,三地變化率仍會延續跌勢,發改委理論下調窗口將會開啟。”卓創劉峰分析表示。
“兩桶油”多地開打價格戰
今年上半年油品銷售量壓力顯著。5月已到下旬,各地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的月度銷售仍未跟上進度,加之前期多數銷售公司的銷售任務多未完成,各地主營多采取降價促量的方式。
5月10日國內下調油價后,“兩桶油”均下調汽柴油批發價,汽柴油整體跌幅300-400元/噸。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在安徽、福建、江蘇、天津等地展開了激烈的汽柴批發價格戰。據部分地區油品一線的消息,為加大銷售量,兩大集團汽柴成交持續下滑,目前當地柴油最低大單價格已跌至8200元/噸,遠遠低于當地批發限價。卓創分析認為,隨著變化率逐漸逼近負四,不排除后期部分區域汽柴價格仍面臨下滑的壓力。
業內認為,國內油市正轉為買方市場,“兩桶油”堅守大半年的最高限價、批零倒掛、限供控銷的銷售策略全面瓦解。據觀察,民營貿易商和加油站購進成品油趨于謹慎,普遍保持低庫存運營。
“近期的石油銷售情況不算異常,因為經濟情況不太好,銷量有下降是正常的,不會對市場有大的影響。”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國內還會有一次成品油價格下調。政策走向方面,可能會有助于推出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縮短計價周期,擴大企業自主,加快調價頻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