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華能集團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合肥簽署《頁巖氣開發利用戰略合作備忘錄》。華能將積極籌備和推進在皖頁巖氣開發的相關工作,而安徽省政府將為華能在皖項目提供優良服務和優惠政策。
今年2月28日,華電集團與湖南省政府簽署《頁巖氣開發利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湘西地區選取2個有利區塊實施勘探、開發及分布式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建設。湖南省也在7月22日成立了華晟能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將作為首個省內頁巖氣開發主平臺參與頁巖氣區塊探礦權招投標及勘探開發工作。2011年底,貴州與華電工程公司成立黔能頁巖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該省第一口頁巖氣井。
在今年出臺的《頁巖氣“十二五”規劃》中,重慶、安徽、湖南、貴州等13個省份被確定為頁巖氣勘探開發重點省份。雖然頁巖氣作為獨立礦種,探礦權和采礦權均由國土資源部統一管理,但地方政府在土地、用水等方面還是有一定發言權,而且從長遠考慮,地方政府也希望介入頁巖氣開發,以制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解決能源短缺問題。
“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是以和能源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進入頁巖氣領域,成立企業就可以參加投標了。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公司有資質、有經驗、有技術力量,在投標中勝算比較大。”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
2015年頁巖氣產量
達13億-15億立方米
上述13個省份中,重慶的表現無疑最為搶眼。
8月14日,重慶市政府召開“重慶市頁巖氣發展專題工作會議”,提出要打造全國頁巖氣開發主戰場,計劃在5年-10年時間實現頁巖氣的大規模開采以及深加工,形成4000億元左右的頁巖氣開采、化工產業鏈,力爭到2015年打150~200口頁巖氣井,頁巖氣年產量達到13億~15億立方米,成為全國頁巖氣綜合開發利用的主戰場。
作為國內最早推出大規模的頁巖氣開采及相關產業發展規劃的省市,重慶的優勢十分明顯。重慶的頁巖氣主要分布在南川、秀山、彭水以及黔江等地區,頁巖氣可采量占到全國的近十分之一。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國土資源部已經把重慶市列為國內第一批頁巖氣開采的試點城市;在重慶黔江、彭水等地的頁巖氣井目前已經打井采氣成功,選頁巖氣作為重慶未來幾年的產業突破是有基礎支撐的。
今年6月26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與重慶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國投將投資300億元,在重慶勘探開發頁巖氣。同一天,國投重慶頁巖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揭牌。該公司由國投所屬國投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與重慶市國土局所屬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共同出資組建,注冊資本金3億元。
重慶市國土局局長張定宇表示,重慶是全國最早關注并開展頁巖氣工作的省市。2004年,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開始頁巖氣資源的研究工作。經過比對湖南、四川等8省市成礦條件后,認為重慶市渝南、東南地區廣為分布下寒武、下志留、中二疊三套地層,不少地方有形成大規模頁巖氣的可能。其中重慶綦江、萬盛、南川、武隆、彭水、酉陽、秀山和巫溪等區縣是頁巖氣資源最有利的成礦區帶,因此被確定為首批實地勘查工作目標區。
2009年8月,國土部油氣中心在重慶綦江縣啟動了中國首個頁巖氣資源勘查項目。2011年底,油氣中心和重慶市國土局等單位共同申報頁巖氣為獨立礦種獲得國務院批準,其頁巖氣樣本就采自該縣。
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和河南省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責任公司聯手,成立了重慶豫順新能源開發利用有限公司,將對渝黔湘片區約5000億立方米的頁巖氣進行勘探并開發。豫順公司已經獲得了渝黔湘片區約2000多平方公里的探礦權,公司位于渝北區空港新城,由河南省煤層氣公司控股,占70%股份,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占30%股份,目前將負責在秀山地區開展頁巖氣的勘探開發。
相關裝備制造業有望大發展
雖然有“先發”優勢,但重慶頁巖氣開發仍面臨不少困難——關鍵技術仍未掌握、開發體制需要理順、鼓勵政策尚未出臺——這些困難也是中國頁巖氣開發的主要障礙。
黃奇帆表示,首先要加快重慶頁巖氣勘探工作,積極準備參與我國第二次頁巖氣區塊招標,不管是國有還是民營企業,不管是境內還是境外企業,都歡迎參與;其次,鼓勵中石油、中石化在已獲得的天然氣采礦區內同時開展頁巖氣的勘探開發。第三,大力促進與頁巖氣勘探開發相關的裝備制造業發展,預計未來5—10年,全國要打幾千上萬口頁巖氣井,需要大量相關裝備,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重慶要充分利用老工業基地配套能力強的優勢,力爭在勘探、鉆井、增產設備等方面有所突破,形成大馬力柴油機、柱塞泵、氣壓機、特種車輛、電控、配電等設備制造能力。第四,要規范引導頁巖氣合理利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縣縣通”工程輸送開采出來的頁巖氣,一方面對于遠離天然氣管網設施、初期產量較小的勘探開發區,建設小型LNG利用裝置,防止放空浪費;第五,要著眼今后頁巖氣開采量的增加,提前規劃布局天然氣化工產業。
黃奇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把重慶的頁巖氣發展分為3個層面,一是勘探開采,二是深加工,三是做頁巖氣的裝備制造產業。重慶市是國內裝備制造業重鎮,可以生產頁巖氣開采各個環節的裝備,譬如壓裂注射泵、壓力混泵、混沙車等,我們把這些頁巖氣的裝備也搞上去,未來中國將迎來一輪大規模的頁巖氣開發,你挖黃金,我就賣工具。”
重慶市發改委副主任詹成志告訴記者,重慶市將參照煤層氣財政補貼政策,研究制定頁巖氣具體補貼辦法;依法取得頁巖氣探礦權的礦業權人或探礦權采礦權申請人可按照相關規定申請減免頁巖氣探礦權或采礦權使用費;對頁巖氣勘探開發等鼓勵項目項下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自用設備,將按有關規定免征關稅;除此之外,頁巖氣的出廠價格將實行市場定價并享有優先用地審批的權利。
重疊區礦權問題有待解決
目前,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僅限于無重疊礦權的空白區塊,這意味著只有20%的頁巖氣有利區面積可以拿來公開招標,而剩余80%的部分則與傳統油氣礦權重合,這些傳統油氣礦權主要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等擁有傳統油氣開采業務的央企手中。數據顯示,目前重慶市4萬平方公里土地下有頁巖氣,其中3萬多平方公里的天然氣采礦權在中石油、中石化手里。
在頁巖氣和傳統油氣的重疊區塊,雖然沒有明確公布采取怎樣的礦權設置方式,但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已經開始著手在傳統油氣礦權范圍內勘探、開發頁巖氣資源。
2011年7月,國土資源部舉行國內首次頁巖氣探礦權公開招標,中石化、河南煤層氣公司分別中標渝黔南川、渝黔湘秀山頁巖氣勘查區塊的探礦權。目前,中石化已完成前期勘探準備,選定鉆井位置,即將開始鉆井施工,三年內有望開采出頁巖氣。
劉毅軍稱,地方政府和大型油氣企業合作,可以較好解決礦權重置問題,是一個可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