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從業內獲悉,獲得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的企業已陸續于春節后展開頁巖氣區塊的勘探工作,預計年內將進入施工階段,打出第一口頁巖氣井。在此過程中,或有企業將探礦權作為資產標的,對外進行招商,引資入股。而一旦進入后期開發階段,由于中標企業技術或資金所限,需要尋求聯合開發或對外承包,擁有相關技術服務的公司將獲得市場機會。
年內將打第一口井
“預計今年年內會進入到施工階段,打出第一口井,而現在的關鍵工作就是要選好這第一口井的位置!”一位中標了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的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該公司已組建了頁巖氣開發子公司,開展二維地震監測、資源評價等工作,尋找頁巖氣區塊里的“甜點區”。
據哈里伯頓非常規技術部顧問專家王強介紹,在這一階段,中標企業需要進行總體區塊分析,制定勘探方案,掌握“是否有成氣條件、儲存條件,能否有效改造地層”這三方面核心數據,并利用數據選擇最好的開采點、合適的定向鉆井工具、優化壓裂設計、選擇完井方式等。
據悉,春節過后,獲得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的企業已陸續展開了上述工作。而據相關人士透露,若在這一階段勘探出氣,或有企業將探礦權作為資產標的,對外進行招商,引資入股。
“這么做主要有兩種考慮:一是在頁巖氣開發前期便獲取一定利益;二是為后續開發籌得資金。”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
在去年10月國土資源部舉行的頁巖氣探礦權第二輪招標中,16家企業中標19個區塊,其中中央企業6家、地方企業8家、民營企業2家。上市公司中,永泰能源旗下華瀛山西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中標貴州一區塊,神華旗下神華地質勘查有限責任公司中標湖南一區塊。
聯合開發存商機
根據中標企業的承諾,三年勘查期將投入的勘查資金總計達128億元。而國土資源部規定,若競標時承諾投入的勘探金額未在勘探時達到,中標企業將失去區塊的部分開發權。有業內人士因此預計,這或許會促使中標企業選擇聯合開發,共同分擔資金和風險。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在目前的勘探階段,中標企業大多不愿意進行聯合開發,原因在于這些公司本身或與之合作的地質勘探隊已具備勘探能力。但一旦進入后期開采階段,即需要打水平井、進行分段壓裂時,受技術或資金所限,中標企業將引入其他企業聯合開發或拿出部分區塊、部分業務進行外包。
業內人士認為,這將給擁有相關技術服務的公司帶來市場機會,A股上市公司中包括杰瑞股份、恒泰艾普。
不過,由于我國頁巖氣開發尚處早期階段,無論以何種形式進行開發,或許都不輕松。據王強介紹,目前中國頁巖氣開發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地層壓力不足,頁巖氣有合適的生產條件,但沒有合適的保存條件;異常地層引力導致井眼坍塌、井漏、井筒變形、壓裂異常等;鉆井周期較長,一般北美30天鉆好一口井,中國需要60-90天;缺乏針對頁巖氣開發的設備,且一些設備因路況原因不能到達井場。另據了解,目前在中國開采頁巖氣的成本約為美國的2-3倍。因此,現階段頁巖氣開發企業要想獲得商業化收益,還得動一番腦筋。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