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根據海關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外貿增速超過兩位數,出口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強勁態勢,進口卻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增速出現大幅回落。
前兩個月出口增長23.6%,進口增長5%。出口強、進口弱的貿易格局,結果是441.5億美元貿易順差,而去年同期貿易逆差為47.8億美元。
對于全年外貿增長8%的預定目標,在3月19日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單憑1-2月份兩個月的數據還難對全年的情況作出準確判斷,還需要再觀察。
鼓勵進口
根據海關統計,2月份我國進口同比下降了15.2%。
“主要是受到春節等季節性因素影響。海關經過季節性調整后得出的統計數據表明,2月進口實際增長6.5%,總體還是呈現出小幅增長的態勢。我們分析,今年前兩個月進口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國內需求制約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因素的影響。”沈丹陽表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穩定出口和擴大進口結合起來,根據商務部的工作安排,在穩定出口的同時,今年還將繼續采取措施,促進進口的增長。
其中一項主要措施,就是優化進口關稅結構,調整鼓勵進口產品目錄,利用財政、金融等多種手段促進進口增長。
目前國內使用的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為2011年版本,主要針對擴大先進技術、關鍵零部件、國內短缺資源和節能環保產品進口,利用進口貼息政策,鼓勵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型產品進口。
2012年,相關部委再度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對大型高效清潔發電項目,超、特高壓輸變電項目,大型石化設備、煤化工,冶金成套設備,高鐵設備等進口給予支持。
中央財政對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列入目錄中的產品、技術,以貼息的方式給予支持的專項資金,單戶企業進口貼息資金最高限額可以達到3000萬元人民幣。
“進口增長和宏觀政策是有關系的,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手段要同時并用。”沈丹陽表示。
加強雙邊、多邊貿易
根據新華社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3月22日起對俄羅斯等國進行國事訪問。
據統計,201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了創記錄的881.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1.2%,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
“按照現有的增速,兩國領導人提出的雙邊貿易額到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完全可以實現。”沈丹陽表示。
中俄兩國在大項目上已經完成了一系列合作,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天津煉油廠、田灣核電站、遠程寬體客機和重型直升機的研制,以同江鐵路橋等為代表的一批能源、核能、航空航天、科技、運輸等領域大型合作項目,支撐了雙邊經貿合作的發展。
從投資金額來看,截至2012年底,中國對俄累計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4.2億美元,近十年來平均增長40%以上。其中2012年對俄投資6.56億美元,增長了116.2%。
近日,日本政府宣布,日本將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并稱這是“最后的機會”。
對此,沈丹陽表示,世界各經濟體都有權利根據自身國情和發展水平選擇參與適合自己的經濟一體化的路徑,我們對所有致力于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目標的合作都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
在日本宣布開啟TPP談判的同時,中國也在加快自己的自由貿易區戰略。
經中日韓三方協商,中日韓自貿區第一輪談判將于2013年3月26-28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三國代表將討論自貿區談判的機制安排、談判領域和談判方式等問題。
按照三方約定,今年共舉行三輪談判,第一輪在首爾,后兩輪分別在中國和日本舉行。中日韓三國同為東亞重要經濟體,經貿合作密切,盡快建立自貿區符合三國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促進地區和平與發展。
“三國自貿區談判啟動后,三國關系的穩定將是未來談判得以順利進行的政治基礎。我們愿意與日方和韓方共同努力,推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早日取得積極成果。”沈丹陽表示。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