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節約能源辦公室聯合召開的政府新聞發布會,公布山東省能源環境交易中心6日起正式運營。該中心是山東省內能源環境領域權益交易和電子商務平臺。
山東省能源環境交易中心共設立節能量交易服務平臺、技術設備服務平臺、融資服務平臺、專向服務平臺等四個獨立業務服務平臺。該中心的運營是能源消耗大省山東通過市場機制,從根本上改變節能減排的著力點和管理模式的又一新探索。
談及能源環境領域的交易,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劉緒聰認為,在發達國家,節能量交易制度和市場都已經成熟,在中國還是新生事物。但是山東從2011年便已經開始研究節能交易量研究。
2013年11月4日山東還出臺了中國首個節能量交易管理辦法——《山東省節能量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明確了節能量和節能量交易內容、交易原則、主體、方式和地點等內容,并在煙臺和部分企業進行了試點。
作為當日正式運營的山東省能源環境交易中心董事長的孫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節能量交易中,節能量成為資產,通過市場交易,所有權單位將節能量出讓給受讓方,轉化成所有權單位的收益,從而建立起能源環境市場機制,這可以從根本上改變節能減排的著力點和管理模式,對調動企業節能減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進長效機制建設意義重大。
而對于山東省未來的節能工作,身為山東省經信委總經濟師的劉緒聰透露,今后,山東將一方面運用山東省能源環境交易中心這個平臺,擴大節能量交易試點,積極探索實踐經驗,一方面將組織團隊進行節能量交易的制度研究,盡快建立完善的節能量交易機制。此外,還將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對電解鋁企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拓寬節能融資渠道,開展綠色信貸創新活動。
據悉,在正式運營前,山東省能源環境交易中心就已面向參與“千家企業低碳節能行動”的1188家企業開始了試交易。這些企業都是山東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實施工作方案中的重點用能單位。“十二五”前三年,山東全省萬元GDP能耗累計降低12.26%,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降低21.87%。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