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六十年代的某一天,唐海南堡地區空軍基地旁突然進駐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的使命是勘探油田,他們自己也沒料到,冀東南堡10億噸油田的第一鉆是由自己寫入史書的。
現在天津市安享晚年的孫家驤老先生,便是當時的見證人,“我在南堡呆了近八年,1968年才離開,當時可真沒想到那里竟然埋著這樣一個大寶藏。”
近半個世紀后,2007年5月3日,中石油公司宣布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在這片海灘和附近的淺海中發現了10億噸的大油田。
這一發現被稱為我國石油勘探史上40多年來最激動人心的發現之一,其儲量規模相當于近幾年全國年度新增探明石油儲量的1/2左右。溫家寶總理都為此“興奮得睡不著覺”了。
大家興奮之時也很奇怪,為什么從開啟第一鉆到發現油田竟時隔40多年?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
動態
中石油規劃
明年大規模開發
油田儲量可能再多出一倍
昨天,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北京召開了冀東南堡油田勘探成果媒體通氣會。中石油開發10億噸級大油田的計劃也隨之浮出水面。
開發規劃浮出水面
“中石油規劃從2008年開始大規模開發南堡,到2012年南堡油田原油年產量將達到700萬噸,加上陸上產量300萬噸,屆時冀東將成為中國石油又一個千萬噸油田。”中科院院士、中石油副總裁賈承造說。
不過,賈承造稱,1000萬噸是生產能力和規模,并不是實際的生產量,生產多少還要由政府決定。
實際上,在業內人士看來10億噸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10億噸油夠全國用3年。”河北省石油商會的孔先生說,我國去年消費石油總量為3.2億噸,其中進口1.5億噸。
不過,在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時候,發現這塊10億噸級大油田,戰略意義更大。
“國際原油價格高漲時,我們就有選擇開采自己原油的權力,以后用原油漲價來限制我們發展,就不用想了。”冀東油田一工作人員這樣認為。
油田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此外,有知情人士稱,這個讓總理“興奮得睡不著覺”的大油田的儲量規模遠不止10億噸,有可能再多出一倍。
據介紹,1962年發現的大慶油田當時說儲量不過22億噸,但是,到現在已經探明的儲量超過了50億噸。據此推斷,冀東南堡油田的儲量可能再多出一倍。不過這個說法未能在中石油得到肯定。
大油田的開發與當地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對此,中石油副總裁胡文瑞表示,“我們在開發之前,已經制定了全封閉全利用的一系列環保措施,保證開發過程中不給當地帶來任何環境污染。”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曹妃甸大型油田的發現,將對遠東油價產生重要影響。
現場:
4000員工忙碌“掘金”
2007年5月6日上午,本報記者驅車上千公里趕到南堡油田。一路上,一輛輛紅色重型貨車,或裝著沙石、或裝著油管也在奔馳著,他們的目的地也是冀東南堡油田。
5月6日正午12時,南堡油田氣溫足有30度了,可是來自河北保定的李平師傅卻沒有停下來休息的意思,依然和工友們緊張地鋪設黃色的石油管道,他身后一根根相連的黃色管道一直通往遠處那一片天海相連之處。
據了解,像李平師傅這樣的油田工人大約有4000人,他們正在這方圓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忙碌著。油田前期建設已陸續投入了57億元人民幣。
回憶:
工人曾開不出工資
面對今天的繁華,大家都想不到,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冀東南堡油田曾備受“冷遇”。知情人士透露,公司曾一度開不出職工工資。
“前兩年,一些部門甚至不知道中石油還有一個冀東南堡油田,一些‘石油通’也無法說清南堡油田的具體位置。”一位職工介紹當年的落魄。
中石油內部人士坦言,“上世紀70年代相繼有所發現后,勘探形勢長期徘徊不前。90年代后更是跌入歷史低谷。到1995年底,經評價認為,可以動用的地質儲量只有區區134萬噸。南堡的勘探舉步維艱。”
一些專家當時也潑出冷水,斷言南堡凹陷是“有油無田”,只是渤海灣盆地中一個凹陷中的小凹陷而已,整個渤海灣與南堡凹陷相當的構造有60多個。
勘探工作停滯不前,工人也面臨著“饑荒”。知情人士透露,公司職工一度都開不出工資,人數也驟減至100多人。
轉折:
找到看透地下妙法
連續的失敗、挫折并沒有阻止冀東人的夢想。進入“九五”時期,決策者和勘探工作者開始把地震資料品質差作為勘探的關鍵點,此舉也開啟了大油田“發現之旅”。
據介紹,當時提高地震技術、改進方法,被定位為油國開發的“頭號瓶頸”。在1997年對老爺廟地區二次三維地震獲得成功后,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360萬噸,一舉扭轉了勘探多年來徘徊不前的局面。這一突破成為中石油開展二次勘探的一個成功范例,對近年來廣泛開展的二次三維地震勘探工作起到奠基性作用。
隨后,在中石油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油田按整體部署、分年度實施的原則,又在高尚堡、柳贊地區開展二次三維地震測試。
有人質疑說:高尚堡地區已經被鉆井打成“篩子”了,做地震還有用嗎?
但隨后的事實卻證明,高尚堡、柳贊都給人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5月7日,中石油的新聞通報會上,公司一位副總總結說,正是二次三維地震勘探等一批先進技術的運用,才有力地推動了冀東油田的大發現。
發現:
石油藏在中淺層
據了解,這個區塊曾經被拿出來與外國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兩家國際著名石油公司勘探6年打了3口探井,最終都帶著遺憾離去。
南堡油田勘探開發公司總地質師王成明、副總地質師董月霞等一批專家經分析得出結論:外方的目標是深層,而油卻在中淺層。這一結論在后來打的第一口探井--老堡南1井,也是外方勘探井的同一位置得到了證實。
隨后更深入細致的研究一直在繼續,2002年收回外方探礦權之后,相關專家立足于已有的地震資料,開展綜合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非典期間,冀東人終于有了驚人的發現。
300多口井中都發現了大批以前漏掉的油層,這些油層都位于中淺層。簡單估算就嚇人一跳:有上億噸的儲量。
驚喜:
這里真有大寶藏
此后,10億噸級大油田的“發現之旅”邁上了快車道。中石油總公司在得到情況匯報后,迅速批準定下3口探井,打完后結果和預想一樣!已經開發了17年的高尚堡油田經重新發掘,中淺層有規模上億噸的儲量。
陸地經驗被復制到海上,中淺層成為冀東海上勘探的主要目標。2004年5月23日海上第一口預探井老堡南1井正式開鉆。
當年7月,時任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總裁的蔣潔敏在南戴河會議期間點名要聽取冀東油田的勘探匯報,并當場決定對冀東油田不再限制投資,這在中石油還是第一家。
9月29日,最激動人心的一刻終于到來了,下午4點多鐘,周海民在辦公室焦急地踱步時,電話鈴驟然響起,正是在老堡南1井的現場監督的聲音:“點火了,日產原油700立方米!”
自此,一個整裝大油田浮出了水面。僅兩年半后,冀東油田便對外宣布,發現了規模儲量達10億噸的南堡油田,這一發現是我國石油勘探史上40多年來最激動人心的發現之一。從世界范圍來看,其儲量規模之大、油層厚度之深、單井產量之高也是十多年來少有的。
專家說,這是中國近海地區發現的最大油田,也帶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五次儲量增長高峰。
懸疑
油在哪兒煉
遷安、滄州還是曹妃甸
大油田開發在即,那么河北各地哪才是石化基地的最佳備選呢?記者了解到,遷安、滄州和曹妃甸成熱門備選地點。
記者發現,工人師傅李平他們鋪設的管道是通往遷安的,在那兒有一個煉油廠。多數工人也都持相同觀點。不過,在昨天的通氣會上,賈承造并沒有正面確認此事。
實際上,在一些石油業資深人士看來,遷安只是大規模開發之前的短暫停靠,滄州、曹妃甸都具備爭奪的實力。
把石化基地放在滄州,對推動河北建設沿海經濟強省,建立環渤海經濟核心帶都有重要的意義。不過,也有人士認為,滄州想和曹妃甸爭奪,難度較大。
中石油一位高管昨表示,曹妃甸工業區將建設成環渤海地區的國際性能源主樞紐港,成為中國北方地區世界級重化工業基地,國家商業性能源儲備和調配中心。
對此,石家莊經濟研究所所長王殿茹認為,建立一個化工基地應該考慮三個條件。首先要交通便利;第二,煤炭、水、土地等資源不能太緊張,成本核算能夠實現最大節約化;另外,還要考慮到當地的地質環境。
大事記
■上世紀60年代,在南堡勘探出原油
■1992年~1995年,南堡灘海地區開展勘探,試油獲低產油流。
■1995年7月,在冀東灘海兩個區塊鉆兩口井,未見油氣顯示。
■2002年9月,南堡灘海探礦權收回。
■2002年11月27日,冀東油田第一口水平井Ll02-P1成功投產,日產油126噸,揭開了冀東油田“少井高效”開發的序幕。
■2003年10月,新增三級地質儲量10162萬噸。
■2004年9月29日,老堡南1井測試,日產油700立方米、氣16萬立方米,發現了南堡油田。
■2005年4月19日,南堡油田第一口試采井——南堡1-2井自噴生產,日產油80噸,日產氣2萬立方米。
■2006年11月,南堡油田先導試驗區第一口試驗水平井NP1-P1井投產,日產油505噸,氣76000立方米。這是冀東油田史上第一口日產超500噸的油井。
■2007年4月,初步計算南堡油田油氣儲量規模10億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