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BP開始收拾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殘局的時候,美國已經有5個州發現了原油對海岸的污染。BP正在為200億美元賠償基金一籌莫展,出賣油田,換取現金,以解燃眉之急。
而作為資金充裕的中國石油[企業——中海油,一直在尋找海外的石油開采機會,雙方得以各取所需。
首選伙伴
BP首席執行官托尼·海沃德正在展開推銷之旅,從莫斯科到北京,海沃德將會見俄羅斯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
有報道稱,BP將把手上的阿根廷泛美能源(Pan American Energy)部分股權,售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以套現資金應付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的龐大開支。
但是,該傳聞一直沒有獲得中海油的認可。然而,此傳聞并非空穴來風。
“我們有一個專門的海外收購團隊,他們經常四處看項目?!敝泻S蛢炔咳耸肯颉吨袊洜I報》記者透露,“像海外購買油田的項目,需要在很多的程序和審批后,才能對外宣布?!?/p>
該人士透露,“和BP的合作,處于初期的接觸溝通階段,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所以還沒有什么可以對外界公布的內容?!?/p>
有消息稱,雖然與中海油的談判尚未取得結果,但英國石油有信心在數周內達成協議。
據了解,中海油是中國石油公司中與BP關系最緊密的合作伙伴。
2010年3月,中海油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阿根廷Bridas能源公司50%股權。而Bridas的資產中,包括了泛美能源全部股份的40%,BP則持有剩下的60%。BP所持有的泛美能源價值約為90億美元。
此次,BP更是急于把剩下的股份賣出,而中海油成為了首選。金融危機時期,由于中國企業掌握著良好的現金流,因此對海外收購表現得十分積極。
此外,中海油對BP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態度。
此前,中海油科技部總經理周洪波向記者表示,“我們正在密切關注BP漏油事件的發展。這對中國未來深海開采石油有著借鑒意義。”中海油已經指定了相關部門對該事件進行跟蹤。
“渴望”深海
此次卷入出售旋渦的泛美能源,其總部位于阿根廷,是阿根廷第二大石油生產商、第一大原油出口商,也是增長最快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
近日,美林美銀報告指出,若中海油收購泛美能源60%股份,中海油將持有該公司80%股權,即相當于中海油32%的儲備、23%的產能及26%的總資產。
其實,這無疑對中海油是巨大的誘惑。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掌握著大量現金的中國石油公司一直活躍在海外收購市場上。與中海油比肩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在伊拉克以及諸多海外油田區塊內都有所斬獲,而中海油是在這些央企中成立時間最晚的,作為石油新銳,中海油的海外能源儲備一直難以超越中石油和中石化。
“中海油在國內主要區塊是在近海,他們一直在尋找海外資源?!眹临Y源部油氣戰略研究中心博士岳來群向記者表示,“但是,效果并不如中石油和中海油?!?/p>
在眾多場合,中海油還要向一同參與海外區塊競標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讓路。
安永能源主管向記者透露,“過去經常會有兩個中國企業同時競購某個油田,把價位提高很多,現在由于政府的協調,這種局面沒有了,因為有中國政府的統一規劃。”
這讓年輕的中海油喪失了很多海外油田購買機會。
此前,中海油的海外油氣資產多位于亞洲、非洲、大洋洲。在美洲,中海油只是在位于中北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擁有部分油氣權益。為了一個完整的石油版圖,中海油一直充滿期待。中海油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傅成玉曾表示,與阿根廷Bridas交易,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平臺,用來在南美和其他地區發展。
另外,從中海油的口袋里掏出數十億美元并不困難。
此外,按照中國“走出去”戰略安排,財政部也參與到海外能源并購的戰略中,據知情人士透露,財政部還曾經資助研究海外資源戰略,為相關并購項目提供支持。
地緣政治
南美一直是石油版圖中復雜的區域,“在這一區域內,巴西和中國的關系很好,很愿意展開能源合作,相比之下,阿根廷與中國的關系就顯得很一般,”岳來群表示,“即便BP與中海油兩相情愿,也很難說阿根廷政府的意見會怎么樣?!?/p>
2005年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就因美國政府的出面而以失敗告終,這給了中海油一個深刻的教訓。
美銀美林表示,一旦中海油與BP交易成功,中海油在泛美能源中持股會增至80%,這會大大增加中海油涉足低回報及高管制風險資產的幾率,因為阿根廷相對具有挑戰性稅收及規管制度,會限制中海油成為當地更大營運商。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能源分析師宋亮建議,中海油可以與殼牌或者道達爾等能源公司合作,這樣可以淡化其中國央企的身份。
“中國企業應該和國際大型公司展開更多的合作,并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這樣最有利于?!⊥獠①?,也是一種跨國公司的發展趨勢?!彼瘟两ㄗh。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