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國企業500強名單日前在合肥新鮮出爐,中石化以1.39萬億元的營業收入繼續蟬聯2010中國企業500強名單的榜首。記者注意到,500強前十位企業全部為國有大型企業。在全部500強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2/3,民營及民營控股企業占1/3,這種格局近十年來沒有大的變化。有關人士就此坦承:去年,國企的擴張速度明顯要大于民企。“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國企在政府經濟刺激政策支持下加大并購重組,這一行為遠遠多于民企。去年,我國大企業實施兼并收購最多的10家企業全部為國企,包括3家央企和7家地方國企。”
中石化蟬聯榜首
受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刺激政策的雙重影響,2010年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由上年的105.4億元提高到110.8億元,但提高幅度繼續下降。
201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的狀元仍是中石化,只是今年中石化的營業收入為1.39萬億元,比2009年1.46萬億元少了700多億元。這已經是中石化自2005年開始連續6年蟬聯榜首。
除了中石化外,名列前十的500強企業還包括國家電網、中石油、中國移動、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人壽保險、中國鐵建、中國中鐵、農業銀行,無一不是國字號企業。中國企業500強前十名中,前三甲與另外7家企業的差距非常明顯。排名第10的農業銀行營業收入為0.33億元,與第1名相差四倍多。
據統計,2010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了27.6萬億元,而2009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達到26.0萬億元,今年凈增1.6萬億。
經營績效繼續領先歐美
2010世界企業500強的凈利潤總額為960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6.8%;2010美國企業500強利潤為3906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9.5%;2010中國企業500強凈利潤折合成美元為220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29.0%。中國企業500強的收入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已經連續兩年超過世界企業500強和美國企業500強,資產收益率首次超過世界企業500強和美國企業500強。
從2010年中美企業500強中零售、汽車、石油等15個行業領先企業的數據來看,在工程、鋼鐵、電力行業中,中國企業的規模已經超越美國企業,其余的12個行業均是美國企業高于中國企業。絕大多數中國與美國行業領先企業的規模差距比往年有明顯縮小。從中國與世界企業500強30個行業領先企業的對比情況看,在績效指標方面,中國已有1/3的行業領先企業趕上或超過世界企業500強。
中美企業差距縮小
無論從平均水平、前10名企業,還是行業領先企業來看,中國企業500強與美國企業500強的規模差距都在縮小。更為關鍵的是,中國企業500強盈利能力指標已經連續兩年全面超過美國企業500強。2010美國企業500強平均收入利潤率為4%,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7.79%,而2010中國企業500強平均收入利潤率為5.44%,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9.4%。利潤指標繼2009年以來已經連續兩年全面超過美國企業。
不過,與世界500強相比,2010中國企業500強的企業規模分布更加不均衡。更為核心的是,中國企業500強的勞動生產率與世界500強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世界企業500強更多的是科技資源、智力資源、創新能力、管理能力、渠道資源的高度集中,而中國企業500強更多的則勝于資金、市場、勞動力、原材料資源的高度集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