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位于沂蒙山南麓蘇魯交界處,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全縣人口近百萬,是山東省的扶貧重點縣。按照國家和山東省委的統一部署,2012年4月份開始,齊魯石化先后選派4輪12名第一書記到郯城縣泉源鎮、廟山鎮擔任第一書記。發揮中央企業優勢,抓黨建促脫貧,開展產業扶貧,留下致富產業,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企地攜手奔小康。
????“第一書記”到駐地鄉村后,依托齊魯石化優勢資源,一手抓黨建,一手抓扶貧,努力改變貧困村的落后面貌。他們相繼實施了道路硬化、汪塘治理、旱廁改造、農田排淤、光伏發電、果樹種植、特困幫扶、文化旅游扶貧等民生項目。在解群眾燃眉之急的基礎上,建立起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保證了幫扶村走上自我發展、自我致富的康莊大道。
????“當時在東五湖村,我們本著‘三符合’的原則,既符合上級政策、符合當地實際、符合老百姓的需求來確定致富項目。東五湖村是一個純粹農業村,它的優勢在于土地,還有地下水,這是致富的優勢。上級對特色農業的扶貧政策是非常支持的,按照這個原則我們確定了發展特色種植,同時拉長產業鏈。” 齊魯石化首批第一書記高鵬說。
????擔任齊魯石化第一書記工作組組長的高鵬,帶領小組成員外出學習和考察,借鑒泰安市一個從脫貧村到致富村的先進經驗,在東五湖村成功實施了大棚蔬菜的致富項目,建立起“致富樣本”。帶動全鄉產業結構轉型,發展蔬菜大棚400余畝,形成了扶貧長效機制,為鄉村振興注入內生動力。
????從點到面,第一書記帶領鄉親蹚出一條產業扶貧之路。通過上級補助、齊魯石化公司幫扶和自籌資金三個渠道,郯城縣建成起現代化的冬暖式大棚,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村集體收取土地承包費和技術服務費實現創收。各鄉村貧困戶勞動力在大棚打工,實現了種植戶、村集體和貧困戶三方得利。通過開展“兩菜一糧”種植結構調整,形成了高低搭配、多形式并舉的產業發展格局,使幫扶村的種植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
????(王永軍)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