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的數據,上半年產值增幅回落,大部分產品價格走低,企業經濟效益下滑……行業經濟下行壓力巨大。但用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勇武的話說,低速增長不一定是壞事,它有利于形成倒逼機制,把經濟下行的壓力變成調結構、轉方式的動力。記者采訪多位業內專家了解到,雖然障礙重重,但行業的結構調整工作依然在艱難中推進,燃起行業做強的希望。
區域結構繼續調整
根據石化聯合會的分析,目前產業布局和區域結構調整繼續推進。1~6月,產值增速超過18%的5省區分別是寧夏、廣西、山東、陜西和重慶,依次為40.3%、35.7%、19%、18.7%和18.2%,其中西部省份占據4個名額。中西部地區增速繼續快于東部。
“中西部增速繼續比東部快,但總量還沒有超過東部。上半年,東部地區石化行業產值占比達65.4%,且呈上升趨勢?!笔摵蠒畔⑴c市場部主任趙志平說,但這并不意味著中西部這樣的速度就一定比東部好。如果過去東部淘汰的項目在中西部又繼續開始,那這樣的區域結構調整是沒有意義的。趙志平認為,下半年,西部在快速增長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發展的質量。
落后產能穩步淘汰
據李勇武介紹,上半年,聯合會組織有關專業協會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開展了專題研究,協助工信部落實了今年電石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產業發展部主任孫偉善認為,淘汰落后產能是上半年行業結構調整的一大亮點。
隨著具體企業名單的公布,行業的淘汰落后工作開始行動。但具體工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產能過剩的化肥行業,福建某縣一個年產3萬噸的化肥廠肯定是應該淘汰的,但是對當地有稅收、又解決就業,到底該不該淘汰呢?現在國家還沒有關于落后產能的統一標準,即便有標準到基層也不一定能執行?!壁w志平說,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難度會逐漸增大,所以關鍵的是要給出一個公平標準。
“借經濟下行、市場疲軟的機會,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千萬不能片面地為了‘穩增長’而搞低水平重復建設,從而引發新一輪的產能過剩?!崩钣挛湔f。
技術創新成果不斷
“企業要轉型必須有技術,不管是引進的、自主研發的還是集成的。沒有技術所有的轉型都是一句空話?!壁w志平說,行業轉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發展新材料產業,碳纖維等新材料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都是依靠技術的進步。
據記者了解,上半年,一批對行業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創新成果涌現出來。江蘇航科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成的國內首條T800生產線實現了穩定批量生產,開工率已提升到90%,產品合格率達到90%以上。采用青島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羧基丁腈膠生產工藝建設的年產4000噸生產裝置實現平穩運行,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預期要求,有望緩解我國高品位丁腈膠依賴進口的局面。此外,還有我國自主設計的中試海水淡化反滲透復合膜制造設備通過專家驗收、高效層析分離裝置開始國產化推廣、聚乙烯大型混煉機組國產化取得重大突破等。
“結構調整不是半年時間就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從開發新產品、到變成項目,再到投產是好幾年的事?!睂O偉善說,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切不可急功近利。趙志平也認為,企業進行調結構轉方式必須腳踏實地,降低成本、加強內部管理、原料結構調整多樣化、短板填平補齊等都是結構調整。
“下半年,我們一定要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落實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這條主線,在投資領域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傾斜,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傾斜,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項目和產業升級的關鍵環節傾斜?!崩钣挛湔f。
他表示,上半年,集中全行業的智慧總結了28家企業調結構、轉方式的典型經驗。下半年要繼續在全行業深入推廣先進企業的典型經驗,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同時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繼續做好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推進科技創新和企業技術改造,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強化行業經濟運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