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普通員工中擁有大學學歷一點也不稀奇,但是,只有59名員工的新疆油田準東采油廠火燒山聯合站,近6年的時間里,就有44名員工從技校學歷變成了大學學歷。是什么引發了這種變化,這種變化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
“不懂全部操作、不學習是件很丟人的事”
2000年,新疆準東采油廠火燒山聯合站迎來了新世紀的第一次大變革,在企業重組改制過程中,聯合站人員由原來的101人銳減到58人,人員幾乎精簡了一半。
在這個站人員減少之初,由于員工技能、取證工種的單一等原因,不僅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而且使員工在不斷深化的改革中處于被動。如何提高員工素質,適應時代的發展,學習便成了當務之急。
火燒山聯合站因勢利導提出了建設學習型團隊,開展崗位輪換工作,目標是使全站員工都能勝任聯合站任何一個崗位的工作。為此,這個聯合站首先要求每一位員工必須取得集輸、污水、注水、電工、計算機5個崗位的上崗證,這成為創建學習型班組的開端。
“以前,我們只要會一個崗位的操作就可以了,現在,在我們站不會全部10個崗位操作是件很丟人的事,不但要全會還要熟練,因此大家比著學。”剛獲得大專學歷的努爾婭這樣對記者說。
“現在設備更新真快,過去使用的油氣水三項分離器操作比較簡單,現在更新的三項分離器非常先進,促使你不斷去學習新知識,不然操作起來就費勁了。特別是現在每個崗位都實現電腦操作,不懂計算機肯定不行,不學習更不行。”員工買賣提·吐爾遜深有感觸。
正如這些員工所說,企業要求、客觀環境、技術進步等各方面的變化成為促使員工學習的動力?,F在這個站信息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實現了由過去人工巡檢為主向自動化監控為主的轉變。
“企業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并在物質上給予獎勵,成為我們學習的動力之源”
在員工不斷學習的同時,這個聯合站把創建學習型企業、班組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出臺了學習型班組管理制度,用制度推動學習型班組的建設。
這個聯合站首先制定了創建學習型班組的長遠規劃、近期目標和實施辦法,建立了以站長為首的組織領導體系,規劃明確了各類人才培養的目標和任務。其次,通過每季一次的上崗取證考試,使員工意識到專業技術和崗位技能的重要性,形成了員工競爭上崗環境和科學的學習激勵制度,增強了員工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危機和緊迫感。
在組織培訓中,這個站將責任承包到人。站領導擔任學習帶頭人,安排組織學習技術興趣小組。通過周密的學習過程,既提高了內部資源和知識的利用率,又彌補了員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建立對各類榮譽員工的獎勵制度,為促進員工學習的積極性,這個聯合站把獲得更高學歷的員工納入獎勵范圍之內,對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習成果和勞動創造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由此,形成了以學習推動工作,以工作促進學習的良好局面,實現了學習成果與工作成就的共享與互動,以此推動團隊的持續發展。
員工朱成立告訴記者,他現在已經獲得本科學歷,已被聘為工人技師,僅崗位工資就比中級工高出400元,企業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并在物質上給予獎勵,成為我們學習的動力之源。
學習中創新,創新中學習,創新與生產相結合
記者采訪這個聯合站時,最深的一個感受是,員工是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004年,在原油和污水系統改造中,這個聯合站員工對改造工程提出多項合理化建議,同時在一邊改造一邊生產的過程中摸出閥門的調整規律,為改造工程節約200萬元。
由于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這個聯合站采取科技創新與生產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挖掘員工的創新潛能。僅2006年就完成科研成果23項,其中員工張磐巖發明的“有限空間閘門開啟器”、“火筒煙道擋板固定支架”和技師高尚平改進的“機泵維修工具”在生產中得到廣泛運用,張磐巖的兩項發明還申請了國家專利。
由于注重科技創新,這個聯合站創出“兩優、二低、兩提高”的新水平,即,外輸原油含水控制在0.2%以內,優于標準兩倍;脫后污水含油在0.1%以下,優于新疆油田公司標準兩倍;脫水單耗低于標準1.5倍,輸油單耗低于標準2.6倍,破乳劑單耗低于標準2.8倍;注水泵耗和輸油泵效大幅度提高。
2006年,這個聯合站獲得國資委“中央企業學習型紅旗班組”榮譽稱號。而且對于成為新疆油田公司“信息化和諧站庫示范點”,這個聯合站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如果不是創建學習型班組,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
記者張文鳴 通訊員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