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近兩年,被譽為“中國石油海外油氣勘探開發參謀部”的中油國際海外研究中心出現了五大變化,即員工的敬業精神更強了,學習風氣更濃了,友愛之情更深了,先進人物更多了,科研成果質量更高了。海外研究中心的領導認為這主要得益于“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活動的開展。
2005年,按集團公司黨組要求,海外研究中心黨委組織開展學習大慶精神、學習鐵人王進喜活動時,恰好享譽海內外的“石油神探”蘇永地從海外調回國內,到海外研究中心擔任總地質師一職。于是,海外研究中心結合學習王鐵人活動,又開展了學習蘇永地活動,掀起了“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的熱潮。兩年多的時間,這一活動已深深影響了海外研究中心的每一名員工。
為了使“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活動真正落在實處,海外研究中心把“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活動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融合起來,與海外研究中心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把遠學與近學的要求細化到勘探、開發、評價三大核心業務領域和數十個專業中,落實到每個人的具體工作上,提出了學先進要見行動,以蘇永地為榜樣,干好每項工作的目標。
海外研究中心主任卞德智談到開展“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的情況時說:“蘇永地是一位讓人尊重的專家。來到海外研究中心后,不但表現出了在地球物理研究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和技術專長,而且他敬業愛崗踏實工作的精神更是贏得了員工的稱贊。科技楷模的稱號他當之無愧,他表現出來的精神已成為海外研究中心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我們不僅要創造一切條件讓蘇永地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為海外事業作出更大貢獻,而且要讓他的精神鼓舞海外研究中心的員工,形成學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海外研究中心非常重視“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活動效果,每隔半年做一次總結,歲末評樹研究室和課題組各自的先進。去年,海外研究中心樹起了“五面紅旗”,5名先進人物代表了研究中心5個不同研究領域的先進典型。今年7月,各研究室也評選出了自己的先進典型,并把他們的先進事跡放在海外研究中心網站上。近日,海外研究中心又在醞釀評選全中心的“十大先進”。在海外研究中心,“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用身邊人教育員工爭當先進已蔚然成風。
在非洲開發室,科技人員以蘇永地為榜樣,今年在課題工作量大、油田開發難度不斷增加、技術骨干不足的情況下,許多同志自覺加班加點,各課題組之間互相協作,共同完成生產科研課題任務。被譽為地質建模專家的趙麗敏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從非洲開發室成立至今,她先后參加了蘇丹1/2/4區塊、3/7區、6區和阿爾及利亞等20多個項目,負責完成了數十個油田的建模工作,獲得10多項科研獎勵。
南美研究室承擔著秘魯1-AB、委內瑞拉乳化油、厄瓜多爾Andes三個項目,人員不足、資料短缺,南美研究室的科技人員克服各種困難,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務。開發室技術帶頭人王荷美為了讓年輕人盡快勝任工作,無私地把經驗傳授給年輕人,為年輕人提供研究思路,解答技術上的疑問,還利用自己早年從事過軟件研發工作的經驗,籌辦了一個學習班,讓更多的年輕人掌握這一技術。
勘探評價室的尹繼全是在“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活動中涌現出來的蘇永地式的先進人物,今年才35歲。別看他年齡不大,卻是一個“老海外”了。從1998年開始,他就在委內瑞拉項目工作。在海外8年間,他獨立參與部署井位近百口,成功率達97%,累計增加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近億桶,可謂業績輝煌。回國后,他以蘇永地為榜樣,工作嚴細認真,一絲不茍。盡管他承擔的安第斯項目區塊多、面積大、油藏具有落層、底水、產層單一的特點,但他帶領項目組與開發室密切配合,深挖細找,對安第斯項目實現穩產高產作出了貢獻,受到項目公司的好評。
“遠學王鐵人、近學蘇永地”活動的開展,激發了科技人員的工作熱情,他們立足崗位,借助研究中心搭建的平臺,充分展示他們的聰明才智,為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