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遠程)中原油田采油二廠近年來先后與長江大學、青島海洋大學、油田地質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了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沙二上單砂體研究、文51吸水剖面預測、沙二上2+3隔夾層等研究力度,收到可喜成效,向實現“科研合作、聯合攻關、成果共享、共謀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今年以來,該廠強化“科技興廠”的科研理念,與油田地質院,在二氧化碳驅在沙一油藏全面鋪開、西區沙二下1-8油藏主力層有效提液、濮城南區沙二上2+3油藏濮53斷塊分井組微球表面活性劑二元復合驅等多個項目展開聯合攻關。產研互動集成整合了各方資源,有效提升了該廠地質研究所的科研實力。僅2011年,該所就有4項科研成果獲油田科技進步獎,其中局級一等獎2項、三等獎2項,還有12項科研成果獲廠科技進步獎,4項創新創效成果獲廠級獎勵。
近幾年來,該所還持續加大了新技術聯合攻關力度,先后與長江大學、青島海洋大學、油田地質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重點針對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沙二上單砂體研究、文51吸水剖面預測、沙二上2+3隔夾層等項目展開攻關,并收到可喜成效,向實現“科研合作、聯合攻關、成果共享、共謀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其中,與青島海洋大學合作進行的裸眼測井新技術及精細識別評價隔夾層的技術研究,使得夾層識別精度達到0.1米,提高了對薄夾層的認識精度。該研究成果作為中滲復雜斷塊油藏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究的四項新技術之一,應用于濮城油田中滲油藏特高含水開發期挖潛,水驅動用程度提高3.8個百分點,采收率提高1.8個百分點,自然遞減下降了8.2個百分點。該項題為《中滲復雜斷塊油藏提高采收率技術》的科研項目,于2011年4月順利通過中國石化總公司科研成果鑒定。中石化專家組鑒定認為:該項目整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今后在國內同類油田中具有推廣應用前景。